式微式微 第94章 六艺与缺考生-《人道风雨》


    第(2/3)页

    这庐阳道的水土养育出的才子佳人们岂能是他区区南越国可比的?

    这是大臣们的一致想法。

    一种不讲理到嚣张的自信。

    “自然要尽力而为。”兰清卿微微侧身行礼答道。

    上官大学士身后的太府先生和蔼的笑道:“兰才女可是让院里那帮老头子等的急哦,他们对你那首词的讨论已经有个把月了,听闻正主要来,恨不得让你跳过考核直接进太府嘞。”

    各部的官员们闻言皆露出了欣慰的笑容,不免又激励了两句,虽说这太府考核极为公正,有教无类,但毕竟人还是有私心的嘛,谁不想看到自家的孩子拿个好名次呢?”

    当钟声第二次回荡在广场上的时候,距离开考时间还有半个时辰。

    太府的先生们站在石坪上宣读了考试的礼数规矩,以及所要考的内容。

    这太府考核的内容很简单,与各地学堂所授的课程内容都相似,那就是传统的六艺,又被称作:礼科,书科,数科,乐科,射科,御科。

    在这六科中又分为文试和武试两个类型,其中书科与数科是诸生都要考的统一科目,文试为礼科与乐科,武试为射科和御科,文试注重笔墨,而武试注重实操,最终取两门主科的成绩加两门副科的成绩相加为一试的成绩。

    也就是说一位考生最少要进行四门课程的考核,但很有趣的是,太府并没有将这六科放在同一时间去考,也就是说如果哪一个学子有足够的能力,可以在考完武试后,继续考文试。

    但若是选了武试,在射御两科上精疲力竭的学子们哪还有精力再去文试上舞文弄墨,毕竟大家都只是普通人而已。

    太府考核上午进行的头两场是武试的射科和御科,下午进行的是文试的礼科与乐科,而最为重要的书数两门考核则被放在第二天。

    这样一来充分保证了赴考学子们的休息以及准备时间,也同时减轻了先生们审核批改的工作负担。

    不过按照多年下来流传出的比较可靠的消息,再加上书院坊先生们的总结来看,五取二的比例,只要四门课都达到丙等上即可考入太府,但最终的排名却是要包含六门的总分,对于只想是为了进太府的学子来说,只用考文试与武试其中一个就好,但对于要争那红榜上前排的天才们来说,若是有能力且有精力的话,将六科都考了是一种简单粗暴的方法。

    只是这样充满挑战的规矩在浸淫商海多年,精明无比的袁有桃眼里却是一个大的如同湖面的空子。

    既然最终考取四门丙等上便能进太府,而这四门有没有规定必须是全都是文试或者全都是武试,那不妨都考了,万一撞着狗屎运,分数恰好进了前两百名,自己岂不是赚了?

    想到此处他不禁微咪着双眼,觉得场中的空气都变得香甜了起来。

    随着户部官员们拿着手中的名册点起名来,一个个学子们踏着青砖,迎着朝阳踏入院后的候考室里,静等考核的开启。

    “荒州幽州道杨凡!”

    “蜀州渝崖道甘羽!”

    “清州庐阳道袁有桃!”

    袁有桃在听到自己名字后,拍了拍衣袍,步伐轻快的走到圆月形的石拱门前,看着门旁放着的水盆,有些发懵,转过头去小心翼翼地向盆边检查考生章印的人问道:“先生......这是作甚?”

    “读书人做学问前自然要明净己身。”先生和蔼的答道。
    第(2/3)页